SMT顶级人脉圈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快捷登录

贴装圈
查看: 8017|回复: 0

【干货】电子制造SMT车间ESD静电防护使用、点检、器材使用全面解析!(推荐收藏)

[复制链接]
UID
202490
主题
873
积分
19787
三星币
10
SMT顶级人脉圈 发表于 2018-8-21 22: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技术专家,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解决各种三星贴片机问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x
ESD静电防护方法及接地方法
1, 使用防静电材料:
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而是采用表面电阻l×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例如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是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来实现的,将表面电阻控制在1×106Ω•cm以下。
2, 泄漏与接地:
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参见GBJl79或SJ/T10694—1996)
3, 静电防护材料接地方法:
将静电防护材料(如于作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MΩ的电阻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参见SJ/T10630-1995)。串接1MΩ电阻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5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IPC-A-610C标准中推荐的防静电工作台接地方法如图:

防静电工作台接地方法

4, 导体带静电的消除:
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放电体的电压与释放时间可用下式表示:
UT=U0L1/RC式中 UT-T时刻的电压(V) U0起始电压(V) R-等效电阻(Ω) C-导体等效电容(pf),一般要求在1秒内将静电泄漏。即1秒内将电压降至1OO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泄漏速度过快、泄漏电流过大对SSD造成损坏。若U0=500V,C=200pf,想在1秒内使UT达到100V,则要求R=1.28×109Ω。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MΩ的限流电阻,将泄放电流限制在5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V工业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
5, 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
对于绝缘体上的静电,由于电荷不能在绝缘体上流动,因此不能用接地的方法消除静电。可采用以下措施:
5.1, 使用离子风机—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可设置在空间和贴装机贴片头附近。
5.2, 使用静电消除剂—静电消除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可用静电消除剂檫洗仪器和物体表面,能迅速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
5.3, 控制环境湿度—增加湿度可提高非导体材料的表面电导率,使物体表面不易积聚静电。例如北方干燥环境可采取加湿通风的措施。
5.4, 采用静电屏蔽—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采用屏蔽罩(笼),并将屏蔽罩(笼)有效接地。
6、防静电工作区的管理与维护
8.1, 各车间应备用防静电工作服、鞋、静电环等个人用品以备外来人员使用。
8.2, 防静电手环应每天检查一次。
8.3, 所有防静电设备接地的有效性应每月检查一次。
8.4, 所有防静电台面垫接地的有效性应每月检查一次,并擦洗一次。
8.5, 防静电元器件架、印制板架、周转箱;运输车、地垫的防静电性能每两个季度检查一次。
静电防护系统的使用与点检方法
1, 静电手环使用注意事项:
1.1, 静电环必须与皮肤接触,不可带在衣服、手套或袜子上。
1.2, 静电环的金属部分应尽量戴在手碗的背部(如图2)。
1.3, 每天进行点检,确认OK后才可以作业。
1.4, 接地时注意静电环的鳄鱼嘴应夹在地线的露铜段,不可夹在地线的皮上。地线为黄色线)。
2, 静电手环的点检方法:
2.1, 先将静电手环戴在手上,使静电环的金属部分完全与皮肤充分接触。
2.2, 再将静电手环的另一端夹住测试仪的连接接口(如图2)。
2.3, 用手按下静电测试仪的圆形铝上,此时测试仪上的“GOOD”灯亮为OK(如图2);
红灯“HIGH”亮,检查连接线是否正常,并检查静电环之接线是否断裂,若断裂请更换接线(如图3);红灯“LOW”亮,表示静电环异常或功能不良,请更换静电环。
2.4, 将点检结果记录于《静电环点检记录表》上,合格的在相应的表格内打“√”,不合格的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静电手环的点检

3,贴片房静电服注意事项:
3.1,必须扣好衣扣,衣袖不可挽起,必须干净整洁。
3.2,静电鞋、手套、帽及静电服必须每月清洗一次,以保持静电衣的防静电效果;
3.3,头发要完全放到帽子里。
4,设备接地注意事项:
4.1,所有设备接地的地线为绿色线。
4.2,设备的地线不可接在人体静电地线上,以免设备漏电击伤人。
4.3,日常设备点检包括:烙铁,电视,电脑,纹波仪,数字信号端口,DC电源,波峰焊,贴片机,回流焊,自动切脚机,flash烧录等所有辅助生产的设备;
5,设备接地点检方法:
将万能表调至测试电阻模式,用万能表的一只笔良好的接触在设备的负极,另一只笔接触在绿色皮露铜段的地线上,此时查看万能表上的电阻值,当接地电阻值<10Ω时为接地合格。如果不在范围内的为不合格。不合格的接地线应及时报废处理,重新接上合格的接地线;
6,防静电台面垫的点检方法为:
将万能表调至测试电阻模式,用万能表的一只笔良好的接触在防静电台面垫的地线扣上,另一只笔接触在黄色皮露铜段的地线上,此时查看万能表上的电阻值,当接地电阻值在1MΩ±10%时为接地合格。如果不在范围内的为不合格。不合格的接地线应及时报废处理,重新接上合格的接地线;
SMT贴片车间防静电点检方法
SMT贴片房防静电点检细则:
2.1, 贴片房内所有的生产设备必须接地良好,贴装机应采用三相制接地法并独立接地。
2.2, 生产场所的地面、工作台面垫等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2.3, 车间内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
2.4, 应配备防静电料盒、周转箱、PCB架、物流小车、防静电包装带、静电环、防静电烙铁及工具等设施。
2.5, 根据防静电要求设置防静电区域,并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
2.6, 按作业区所使用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分成1、2、3级,根据不同级别制订不同的防护措施。
1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0-1999V
2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2000-3999V
3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4000-15999V
16000V以上是非静电敏感产品。

防静电敏感器件标示


2.7, 静电安全区(点)的室温为25±3℃,相对湿度为35-70%RH。禁止在低于30%的环境内操作SSD(静电敏感元器件)。
2.8, 静电安全区(点)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橡胶手套等。
2.9, 所有人员必须穿好静电衣﹑帽和防静电鞋才可进入贴片房内。
2.10, 上班前必须做好静电鞋﹑静电环的点检,合格后才可到工作岗位。
(防静电测试仪必须是合格的,且在有效期内)。
2.11, 接触产品时应戴好防静电手套或指套。
2.12, 拿PCB板时应拿板边,尽量不要接触到SSD元件。
2.13, 手贴件及外观检查时 应从贴片机或回流焊中取一块,检一块,放一块,不要堆在桌子上。经检查不合格的PCB板应及时处理。
2.14, 检验人员需了解敏感元器件的静电保护知识。

静电手环的点检


3, SMT插件补焊测试组装防静电点检细则:
3.1,所有生产设备(普通电视,高清电视,波峰焊,电脑,自动切脚机等)必须接地良好。
3.2,生产场所的工作台面垫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3.3,恒温烙铁必须有效接地。
3.4,应配备防静电物料盒、周转箱、PCB架、物流小车、静电环、防静电烙铁及工具等设施。
3.5,操作时要戴静电环,并每天测量静电环是否有效;
3.6,拿PCB板时应尽量拿板边。不能接触到SSD元件。

静电防护器材及敏感元器件(SSD)运输,存储,使用要求
一、 静电防护器材
1, 人体防静电系统包括防静电环、工作服、帽、手套、鞋、袜等。
2, 防静电地面包括防静电水磨石地面、防静电橡胶地面、PVC防静电塑料地板、防静电地毯、防静电活动地板等。
3, 防静电操作系列:包括防静电工作台垫、防静电包装袋、防静电物流小车、防静电烙铁及工具等。

静电敏感元器件注意标签


二、静电敏感元器件(SSD)运输、存储、使用要求
1, SSD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2, 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30-40%RH。
3, SSD存放过程中保持原包装,若须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容器。
4, 库房里,在放置SSD器件的位置上应贴有防静电专用标签。
5, 发放SSD器件时应用目测的方法,在SSD器件的原包装内清点数量。
6, 对flash进行写、擦及信息保护操作时,应将写入器/擦除器充分接地,要带防静电手环。
7, 装配、焊接、修板、调试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静电防护要求进行操作。
8, 测试、检验合格的印制电路板在封装前再用离子喷枪喷射一次,以消除可能积聚的静电荷。

【SMT顶级人脉圈】-SMT制造实力派移动互联网新媒体-SMT业內最具人气最活跃最有影响力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
18126220098

微信扫一扫,私享最新原创实用干货

小黑屋| 手机版| SMT顶级人脉圈社区 ( 陕ICP备13003208号-1 )

GMT+8, 2025-4-20 12:42 , Processed in 0.05837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