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技术专家,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解决各种三星贴片机问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x
检验环境:
1、检验环境:温度:25+/-3℃,湿度:40-70%RH
2.在距40W日光灯(或等效光源)1m之内,被检产品距检验员30cm之处进行外观判定 抽样水准
QA抽样标准:执行GB/T2828.1-2003 II级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AQL值:CR:0 MAJ: 0.25 MIN:0.65 参考文件 IPC-A-610E-2010 电子组件的可接受性
术语定义 安全缺陷(CR):凡足以对人体或机器产生伤害,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缺陷,称之为安全缺陷,
任何一个安全缺陷均导致该检验批的批退;
重缺陷(MA):可能造成产品损坏、功能失效或影响产品使用寿命或使用者需要额外加工的缺陷,
定义为重缺陷;
轻缺陷(MI):不影响产品功能或使用寿命的缺陷,定义为轻缺陷。一般而言,是指一些外观上或
结构组装上的轻度不良或差异;
短路(连焊):亦称桥接,指两个独立相邻焊点之间,在焊锡之后形成接合的现象,肇因为焊点距离过近、元件排列设计不当、焊锡方向不正确、焊锡速度过快、助焊剂涂布不足及元件焊锡性不良、
锡膏涂布不佳、锡膏量过多等;
漏焊:焊盘上未沾锡,未将元件及基板焊盘焊接在一起,肇因为焊盘不洁、元件偏位或翘起、元件
可焊性差以及溢胶于焊盘上、锡膏熔融不良等,均会造成漏焊;
元件脱落:锡焊作业之后,元件不在应有的位置上,肇因为胶材选择或点胶作业不当,炉温过高导
致胶材炭化,锡波过高且锡焊速度过慢等。此外,也有 PCB 或元件的焊盘焊接端上锡不良,导致元件
的脱落;
缺件:应该装的元件而未装上;
元件破损:元件本身有明显的残缺,或在焊锡过程,元件产生龟裂情况,肇因为元件及基板预热不
足,焊锡后冷却速度过快等;
剥蚀:此现象多发生在 CHIP 元件上,肇因在于元件焊接端点部份的镀层处理不佳,其在通过锡波时,
镀层溶入锡槽中,致使端点结构遭到破坏,焊锡附着不佳,而且较高温度及较长锡焊时间,将会使用不良元件剥蚀情形更为严重。另外,一般回流焊温度较波峰焊偏低,但时间较长,故若元件不佳,常有造成剥蚀现象。原因为元件及基板预热不足,焊锡后冷却速度过快等; 锡尖:焊点表面非呈现光滑连续面,而具有尖锐之突起,肇因为焊锡速度过快,助焊剂涂布不足等; 锡不足:元件脚(焊接端)或PCB焊盘吃锡过少,未达到标准焊锡量; 锡珠(球):产品在焊接后,有锡呈颗粒状,在PCB、元件体、或元件的脚间。肇因为锡膏品质差,锡膏涂布作业不当及预热、回流焊各步骤的时间过久,均易造成锡珠(球); 断路:线路该通而未导通; 碑效应:此现象也可称为断路,易发生的CHIP元件上,肇因为焊锡过程中,因元件相异、焊点可焊性、元件的贴装偏差以及溶锡时间差异有关; 虚焊(假焊):元件脚与焊盘间沾有锡,但实际上没有被锡完全焊接住; 灯芯效应:多发生在PLCC元件上,肇因为元件脚温度在回流焊时上升较快、较高,或是焊盘沾锡性不佳,而使得锡膏熔融后,沿着元件脚上升,使得焊点锡量不足。此外,预热不足或未预热,以及锡膏较易流动等,均会促使此现象发生; 冷焊:也称为不熔锡,因回流焊温度不足或回流焊时间过短而造成,可通过二次回流焊改善。 SMT外观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
1,锡珠:●焊锡球违反最小电气间隙。●焊锡球未固定在免清除的残渣内或覆盖在保形涂覆下。●焊锡球的直径≤0.13mm可允收,反之,拒收。 2,假焊:●元件可焊端与PAD间的重叠部分(J)清楚可见。(允收)●元件末端与PAD间的重叠部分不足(拒收) 3,侧立:●宽度(W)对高度(H)的比例不超过二比一(允收)●宽度(W)对高度(H)的比例超过二比一(见左图)。●元件可焊端与PAD表面未完全润湿。●元件大于1206类。(拒收) 4,立碑:●片式元件末端翘起(立碑)(拒收) 5,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偏移:●最大侧面偏移(A)不大于引脚宽度(W)的50%或0.5mm(0.02英寸)(允收)●最大侧面偏移(A)大于引脚宽度(W)的50%或0.5mm(0.02英寸)(拒收) 6,圆柱体端帽可焊端侧面偏移:●侧面偏移(A)≤元件直径宽度(W)或PAD宽度(P)的25%(允收)●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直径宽度(W)或PAD宽度(P)的25% (拒收) 7,片式元件-矩形或 方形可焊端元件侧面偏移:●侧面偏移(A)≤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50%或PAD宽度(P)的50%。(允收) ●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50%或PAD宽度(P)的50%。(拒收) 8,J形引脚侧面偏移:●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引脚宽度(W)的50%。(允收) ●侧面偏移(A)超过引脚宽度(W)的50%。 (拒收)
连锡:●元件引脚与PAD焊接整齐,无偏移短路的现象。(允收) ●焊锡连接不应该连接的导线。(拒收)●焊锡在毗邻的不同导线或元件间形成桥接。 (拒收) PCBA外观检验标准 9,反向: ●元件上的极性点(白色丝印)与PCB二极管丝印方向一致 (允收) ●元件上极性点(白色丝印)与PCB上二极管的丝印不一致 (拒收) 10,锡量过多:●最大高度焊点(E)可以超出PAD或延伸至可焊端的端帽金属镀层顶部,但不可延伸至元件体(允收) ●焊锡已延伸至元件体顶部(拒收) 11,反白:●有暴露存积电气材质的片式元件将材质面朝离印制面贴装●Chip零件每Pcs板只允许一个≤0402的元件反白。(允收) ●有暴露存积电气材质的12,片式元件将材质面朝向印制面贴装(拒收)●Chip零件每Pcs板不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0402的元件反白 12,空焊:●元件引脚与PAD之间焊接点良湿润饱满,元件引脚无翘起 (允收) ●元件引脚排列不整齐(共面),妨碍可接受焊接的形成(拒收) 13,冷焊:●回流过程锡膏完全延伸,焊接点上的锡完全湿润且表面光泽。(允收)●焊锡球上的焊锡膏回流不完全,●锡的外观呈现暗色及不规则,锡膏有未完全熔解的锡粉。(拒收) 14,少件:●BOM清单要求某个贴片位号需要贴装元件却未贴装元件 (拒收) 多件:●BOM清单要求某个贴片位号不需要贴装元件却已贴装元件;●在不该有的地方,出现多余的零件。 (拒收) 15,损件:●任何边缘剥落小于元件宽度(W)或元件厚度(T)的25%●末端顶部金属镀层缺失最大为50%(各末端) (允收) ●任何暴露点击的裂缝或缺口;●玻璃元件体上的裂缝、刻痕或任何损伤。●任何电阻材质的缺口。●任何裂缝或压痕。 (拒收) 16,起泡、分层:●起泡和分层的区域不超出镀通孔间或内部导线间距的25%。(允收) ●起泡和分层的区域超出镀通孔间或内部导线间距的25%。 ●起泡和分层的区域减少导电图形间距至违反最小电气间隙(拒收) 电子元件焊点不良术语
电子元件标准焊点 (1)不良术语
短 路: 不在同 一条 线 路的 两个 或以 上的点相 连并处于导通状态。
起皮 :线 路 铜 箔 因 过 分 受 热或外 力 作用 而 脱离 线 路 底板。
少锡:焊盘不完全,或焊点不呈波峰状饱满。
假焊:焊锡表面看是波峰状饱满,显光泽,但实质上并未与线路铜箔相熔化或未完全熔化在线路铜箔上。
脱焊:元件脚脱离焊点。
虚焊:焊锡在引线部与元件脱离。
角焊:因过分加热使助焊剂丢失多引起焊锡拉尖现象。
拉尖:因助焊剂丢失而使焊点不圆滑,显得无光泽。
元件脚长:元件脚露出板底的长度超过1.5-2.0mm。
盲点:元件脚未插出板面。
(2)不良现象形成原因,显现和改善措施
1、加热时间问题
(1)加热时间不足:会使焊料不能充分浸润焊件而形成松香夹渣而虚焊。
(2)加热时间过长(过量加热),除有可能造成元器件损坏以外,还有如下危害和外部特征。
A、焊点外观变差。如果焊锡已经浸润焊件以后还继续进行过量的加热,将使助焊剂全部挥发完,造成熔态焊锡过热。当烙铁离开时容易拉出锡尖,同时焊点表面发白,出现粗糙颗粒,失去光泽。
B、高温造成所加松香助焊剂的分解碳化。松香一般在210度开始分解,不仅失去助焊剂的作用,而且造成焊点夹渣而形成缺陷。如果在焊接中发现松香发黑,肯定是加热时间过长所致。
C、过量的受热会破坏印制板上铜箔的粘合层,导致铜箔焊盘的剥落。因此,在适当的加热时间里,准确掌握加热火候是优质焊接的关键。
(3)不良焊点成因及隐患
1、松香残留:形成助焊剂的薄膜。隐患:造成电气上的接触不良。
原因分析:烙铁功率不足焊接时间短引线或端子不干净。
2、虚焊:表面粗糙,没有光泽。
隐患:减少了焊点的机械强度,降低产品寿命。
原因分析:焊锡固化前,用其他东西接触过焊点加热过度重复焊接次数过多
3、裂焊::焊点松动,焊点有缝隙,牵引线时焊点随之活动。
隐患:造成电气上的接触不良。
原因分析:焊锡固化前,用其他东西接触过焊点加热过量或不足引线或端子不干净。
4、多锡:焊锡量太多,流出焊点之外,包裹成球状,润湿角大于90度以上。
隐患:影响焊点外观,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如焊点内部可能有空洞。
原因分析:焊锡的量过多加热的时间过长。
5、拉尖:焊点表面出现牛角一样的突出。
隐患:容易造成线路短路现象。
原因分析:烙铁的撤离方法不当加热时间过长。
6、少锡:焊锡的量过少,润湿角小于15度以下。隐患:降低了焊点的机械强度。
原因分析:引线或端子不干净,预挂的焊锡不足,焊接时间过短。
7、引线处理不当:焊点粗糙,烧焦,引线陷入,芯线露出过多。
隐患:电气上接触不良,容易造成短路。
原因分析:灰尘或碎屑积累造成绝缘不良该处被加热时间过长,引线捆扎不良。
8、接线端子绝缘部分烧焦:焊接金属过热,引起绝缘部分烧焦。
隐患:容易造成短路的隐患。
原因分析:加热时间过长焊锡及助焊剂的飞散。
(4)不良焊点的对策
1、拉尖
成因:加 热时间过长,助焊剂使用量过少,拖锡角 度不正确。
对策:焊接时间控制在3秒左右,提高助焊剂的使用量,拖锡角度为45度。
2、空洞、针孔
成因:元件引线没预挂锡,使引线周围形成空洞,PCB板受潮
对策:适当延长焊接的时间,对引脚氧化的进行加锡预涂敷处理,对受潮PCB进行烘板。
3、多锡
成 因 :温 度过 高 ,焊 锡使 用 量 过多 ,焊 锡 角 度 未 掌 握好。
对策:使用合适的烙铁,对烙铁的温度进行管理,适当减少焊锡的使用量,角度为45度。
4、冷焊
成因:焊接后,焊锡未冷却固化前被晃动或震动,使焊锡下垂或产生应力纹
对策:待焊点完全冷却后,再将PCB板流入下一工位。
5、润湿不良
成 因 : 焊 盘或 引 脚 氧化 ,焊接时间 过 短, 拖 锡 速 度过快。
对策:对氧化的焊盘或引脚进行加锡预涂敷处理,适当减慢焊接的速度,焊接时间控制在3秒。
6、连焊
成因:因焊锡流动性差,使其它线路短路。
对策:焊接时使用适当的助焊剂,焊接时间控制在3秒左右,适当提高焊接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