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顶级人脉圈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快捷登录

贴装圈
查看: 3773|回复: 0

【NPI干货】SMT新机型试产控制管理程序

[复制链接]
UID
202490
主题
873
积分
19787
三星币
10
SMT顶级人脉圈 发表于 2019-1-11 0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MT 顶级人脉圈一个共享人脉资源、实现职业晋升的专业圈子

AISMT智能制造平台





1.0 目的:
对公司新产品的试产过程加以控制,验证产品的设计(软件、硬件)是否完善以及工艺是否合理、验证本
公司的工程能力, 确保试产样品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及新产品技术资料得以完整建立, 为批量生产
提供可行的、合理的生产工艺。
2.0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新产品的试产过程
3.0 定义:
3.1 样品试制:开发阶段中首次样板的试制,在于验证新品设计的完善性。
3.2 小批量试产:开发阶段中样板试制成功后的小批量试产,在于验证工艺、工程能力。
3.3 中批量试产:在正式批量生产前的试产,在于验证本公司批量生产的工程能力。
4.3 正常量产:导入批量生产。
4.0 职 责:
4.1 PMC 部:
4.1.0.负责组织召开新产品导入会,明确新产品的导入进度与相关内容对口的联络方式窗口
4.1.1 全程负责新产品试产的物料进度并及时发放,并及时协调解决试产中出现的各种物料问题,确保试产顺
行进行。
4.1.2 依项目进度或客户的生产计划及时下达生产任务单给相关部门并及时将成品出货。
4.1.3 每次样品试产、小批量试产前,负责根据需要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试产前准备会。
4.1.4 负责协助解决试产过程中客供物料。
4.2 生产部
4.2.1 生产部根据《新产品试产通知》做好前期的工作准备,同时依据相关文件进行试产作业。
4.3 品质部(NPI)
4.3.1 负责新产品试产全过程的质量跟踪。
4.3.2 负责制定新产品小批量试产、大批量试产和量产的检验规范.
4.3.3 负责对试产产品的全部检验和测试、量产产品的抽样检验和测试。
4.3.4 及时将试产中的质量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
4.3.5 及时统计分析试产中新产品质量数据,并反馈给相关部门。
4.3.6 负责首次大批量生产前的新品封样。
4.4 工程部
4.4.0 负责组织召开新产品试产准备会,与产前培训会,明确各工序作业条件与控制过程
4.4.1 负责 SMT 新产品试产文件的制定、推进、跟踪、落实。
4.4.2 负责协调解决在试产中出现的设计工程、工艺问题,将试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客户。
4.4.3 编程员负责将客户的设计资料转化为本公司的工程资料,并将新产品试产中客户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
达给本公司相关部门。
4.4.4 在小批量试产前负责提供正确有效的工程工艺文件。
4.4.5 大批量试产前需提供能满足批量生产的工程工艺文件、标准工时。
4.4.6 及时反馈试产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工艺问题,及时解决试产中出现的工程工艺问题。
4.4.7 负责试产过程中工装夹具的筹备工作,确认钢网制作的技术要求、请购及验收。
4.4.8 及时总结并反馈生产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加以及时解决,确保试产得以顺利进行。
4.4.9 负责新产品中新元器件的认证。
4.4.10 负责与品质确认首次大批量生产前的新品封样。
5.工作内容:
5.0 试产准备
5.1 根据客户提供下月生产计划中新机型的项目立项
5.1.1 当接收到客户新机型信息后,对该项目能否导入进行评审确认,即在新项目导入前,对新项目的前期进
行预警性风险评估《NIP 导入 SMT 阶段审查表》
5.1.2 客户提供的设计资料和产品信息(如图纸、原理图、BOM、拼板图、CAD 文件等其它技术要求等)工程
部负责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资料进行整理转化为公司的工程资料交由 DCC 受控编号并在试产前将相关资料分
发至各部门.
5.2.1 PMC 在接到客户的《新机型试产通知单》,要对相应产品的相关物料料状进行确认是否满足生产,应立
即与客户确定此试产是否按计划进行,或与客户商定新的试产日期并知会相关部门。
5.2.2 物料料况确认:确认试产物料是否全部有到仓库,是否有分发到相应产线。确认产线备料状况,是否全部
发出﹖有没有未到仓库或产线的物料,目前是什么状态,谁处理,怎么处理,什么时间完成﹖
5.2.3 物料包装确认: 物料的包装方式是否有变更,是否利于贴装,须要做什么相关的改善(提前作好相关措施) ,
若要手工贴的物料,须列出手贴物料清单.
5.2.4 PMC 在收到物料后根据试产计划提前对散装 MSD 元件进行烘烤及记录.具体操作参照《MSD 潮湿敏感元件
的管理规定》
5.2.5 IQC 来料检验:根据《IQC 检验规范》并记录数据,内容包括不良问题的问题点,判定结果并反馈给
PMC 与客户沟通
5.2.6 工程在接收到资料审查后并在试产前一天完成钢网的制作和贴片程序的编辑并将上料表共享和发放5.3.新样品的试制
5.3.1 产前会议确定产品相关资料如:生产时间﹑生产线别﹑生产数量﹑生产流程﹑PCB 的料号及版本﹑尺
寸﹑文件版本等.
5.3.2 试产计划须定义出如下相关内容:
5.3.3 产品名称料号﹑版本﹑上线时间﹑线别﹑试产阶段﹑试产数量﹑总负责人。
5.3.4 正/反面投板计划,分批投板目的,每批投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各工段之负责人。
5.3.5 各工段上线时间表
5.3.6 注明投板须确认的内容﹑预计开始时间及预计完成时间。
5.3.7 特殊元件,特殊作业流程确认要点,注意事项
5.3.8 产品 DFM 问题点,或上次的试产问题点,应作为试产中特别关注的重点,并且要有确认方法及要求。
5.3.9 焊接性验证方法及计划:锡膏厚度的量测、炉温曲线、焊点检查(40X 显微镜, 照 x-ray)
5.4 开线检查
5.4.1 程式上线确认上线后,首先要对程式进行检查的内容如下:
5.4.2 印刷机﹑贴片机﹑回焊炉﹑波峰焊的程式是否是当前产品之程式,程式的命名是否符合 SOP。
5.4.3 检查产品长宽厚数据是否正确。
5.5.4 检查上料表是否与程式里的 Array 或Feeder List 相符,程式的贴装数据是否有被 SKIP 的。
5.4.5 确认程式中设定的 NOZZLE 是否符合相应物料的吸取条件。
5.4.6 检查物料的供料角度﹑尺寸﹑厚度及 Feeder 类型是否与程式的 Part Data 相符。
5.4.7 检查选择的 Feeder 及 Pitch 的设定是否与实际相符。
5.4.8 确定特殊物料的 Feeder 的设定及吸著位置,Tray 盘数据的正确性,如:吸取位置﹑Pitch﹑供料角度等。
5.4.9 确认各元件的识别方式状况(针对于特殊的元器件)。
5.4.10 确定回焊炉链速及炉温设定是否符合。
5.5 制程参数确认
5.5.1 制程参数须要确认如下内容:
5.5.2 印刷机:板子长﹑宽﹑厚;印刷模式﹑速度﹑压力;擦拭模式﹑频率﹑速度;脱模速度﹑脱模距离等是否
符合 SOP。
5.5.3 贴片机:板子长﹑宽﹑厚(CM 系列贴片机对产品厚度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
5.5.4 回焊炉:确定回焊炉的链速及炉温设定是否与 SOP 相符。炉温曲线是否符合产品的生产条件
5.6 治工具安装调整确认
a.确认所有治工具是否有发放到生产
b.钢网是否多开孔,少开孔印刷短路,不下锡, 记录关键元件开口尺寸是否有按要求开孔. 方向标示是否正确。
c.顶 PIN 模板板布 PIN 位置能否安装,分布是否均匀合理,支撑是否足够有无顶到零件或者离背面零件太近
d.印刷是否 OK,锡膏厚度是多少?贴片是否 OK,有无偏移。
g.测温板制作是否符合测温作业要求。
h.印刷机顶 PIN 模块的制作在生产中须验证其合理性。
i.印刷机刮刀检查,其长度及角度是否符合当前产品
5.7 首件验证
5.7.1 首件调试
5.7.2 印刷机:调机工程师必须确认是否有印刷偏位﹑少锡﹑拉尖﹑短路等不良,配合品质进行锡膏的印刷厚
度的量测,须针对特殊元器件贴装位置(如:BGA 密脚 IC)进行测试,验证布 PIN 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5.7.3 贴片机:调机工程师必须确认每一台机的贴装角度是否正确,是否有贴装偏位及元件的识别参数校准。
5.7.4 根据手贴元件清单,特别关注这些元器件的安装过程。
5.7.5 过炉前工程、产线﹑确认元器件的贴装角度有无异常。
5.7.6 首件检查:
5.7.7 工程﹑产线﹑依次确认 IPQC 再次确认首件,看是否有反向﹑少件﹑偏位﹑多件﹑短路﹑品质测量电阻
电容并记录好《首件检查表》如有异常及时与现场研发跟线人员确认签字确认。
5.7.8 工程负责首件的下载、校准的测试跟进,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改善措施并加以实施。
5.8.验证制程
5.8.1 通过首件的投产,初次验证生产流程是否存在问题,在《试产报告》中作好记录。
5.8.2 验证针对上次试产的问题,确认本次生产中进行改善的结果。
5.8.3 验证载具﹑目检支撑治具﹑比对板等是否 OK,如有问题须作好记录,拟定改善对策及完成时间。
5.8.4 针对特殊元器件贴装位置如(BGA﹑CPU﹑QFP﹑QFN﹑卡座类、连接器类元件进行40 倍显微镜 X-Ray 确
认其贴装及上锡状况,针对相应的问题点进行分析处理,改善品质及制程。
5.8.6 追踪首件的品质状况 OK 后开始投产并及时跟进。首件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测试段,以便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
5.9 试产状况追踪
5.9.1 跟进所有投产每一片产品的不良状况并详尽的记录于《炉后不良报表》,针对不良进行分析拟定出有效
的改善措施,并追踪改善结果。
5.9.2 每小时进行一次产品进度追踪并记录于《新产品生产进度表》。
5.9.3 持续关注特殊元件或手摆元器件的品质状况。
6.0 试产总结
6.1 问题点汇总
6.1.1 总结产品的治工具问题点。
6.1.2 总结产品的制程问题点,比如:SOP 参数设定﹑作业方法等。
6.1.3 总结产品的物料问题点,比如:包装方式及设计问题点。
6.1.4 总结产品制程问题及目前仍无法解决的问题
6.2 对于以上四个项目的问题点总结,须记录于《新产品问题点汇总表》中并拟定这些相关项目的改善要求,
追塑到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给出其改善的对策及完成时间。为下次顺利生产作好准备。
6.2.1 制程参数确定更新 SOP。根据程式参数记录表,把确定好的相关参数定义到 SOP 中。
6.3.新产品第一次试产工艺内部评审:
6.3.1 工艺文件评审:评审有无缺陷的地方。需要改善的地方
6.3.2 首板样机内部评审:评审 PCB 板及物料是否有设计隐患和不合理设计。
6.3.3 工装夹具评审:评审工装夹具设计和申请制作
6.3.4 了解 PCBA 组装情况,确认其对后续的组装及调试是否有影响。如有需要则在试产报告中提出修改意见
6.3.5 对新物料、新技术的工程技术资料拟定、编制、确定、标准化。 《工程技术资料》
6.3.6.物料情况:对不良品分析维修过程记录。《试产不良问题点汇总》是否满足生产备料及计划需求,是否
存在来料不良及来料不良临时措施和长期处理措施。 《物料不良统计表》
6.3 首次试产结束时根据需要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试产总结会,评审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品质良好
性,对首次试产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均由部门主管确认改进方法及改进时间,由工程填写相应的《新产品试产
报告》分发给相关部门。
6.4 小批试产
6.4.1 小批试产验证首次试产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工艺问题、PCB、物料设计问题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
6.4.2 对生产工艺标准结果验证,编制标准 SOP 初稿
6.4.3 工装夹具评审:评审工装夹具使用的效果,及以后需要完善的地方.《钢网开口规范》
6.4.4 生产相关辅料的成本计算《锡膏用量评估》、 《人员工时评估》、 《产能效率评估》
6.5 中批试产
6.5.1 中批试产验证中工程部、品质部根据小批试产试产情况发行准确的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等相关技术文
件出现的工程工艺问题、PCB、物料设计问题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确定。
6.5.2 中批试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生产组记录不良现象,在线 QC 统计各段直通率,并随时根据情况对某一
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在获得有效果后对生产工艺标准结果验证确定,制定标准 SOP 审核确定
6.5.3 工装夹具评审:评审工装夹具使用的效果审核确定6.5.4 中批试产将对其进行产能效率评估分析,进一步优化程式以提高产能。 同时对生产相关辅料的成本计算
《锡膏用量评估》《人员工时评估》《产能效率评估》审核确定
6.5.5 在完成批量试产结束后工程部、质量部根据大批量试产情况,对工程工艺文件、技术资料的稳定性、产
能、工装、物料状况、工程工艺、相关文件作最终确认。确定能否导入量产。
7.0 量产
7.1 生产部按正式发行的文件和相关工作指令进行量产。
7.2 品质部对生产现场稽核是否按文件要求执行。
8.0 参考文件
《钢网开口规范》
《工程技术贴片资料手册》
8.1 相关表单
《NPI 管理台账》EN-NPI-001
《NPI 准备审查清单》EN-NPI-002
《NPI SMT 评审表》 EN-NPI-003
《试验试产跟踪单》EN-NPI-004
《工序控制流程图》EN-NPI-005
《来料检验报告》 EN-NPI-006
《首件确认清单》 EN-NPI-006
《印刷检查记录表》EN-NPI-007
《FQC 检验报表》 EN-NPI-008
《测试不良记录报表》 EN-NPI-009
《NPI 不良维修分析报告》EN-NPI-010
《NPI 总结报告》 EN-NPI-011

SMT助手1、内容搜索

2、SMT云盘



SMT顶级人脉圈平台高端微信群欢迎大家踊跃加入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合作


SMT顶级人脉圈平台



免责声明:本公号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原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迅速采取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x
【SMT顶级人脉圈】-SMT制造实力派移动互联网新媒体-SMT业內最具人气最活跃最有影响力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
18126220098

微信扫一扫,私享最新原创实用干货

小黑屋| 手机版| SMT顶级人脉圈社区 ( 陕ICP备13003208号-1 )

GMT+8, 2025-4-20 22:10 , Processed in 0.0608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