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顶级人脉圈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快捷登录

贴装圈
查看: 4213|回复: 0

【干货】SMT工厂JUKI贴片机修机调机实战技术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UID
202490
主题
873
积分
19787
三星币
10
SMT顶级人脉圈 发表于 2018-11-24 0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MT 顶级人脉圈一个共享人脉资源、实现职业晋升的专业圈子

AISMT智能制造平台




一.Z 轴归零时报 Return to home has not been completed. 原因分析: 1.Z 轴马达损坏处理方法: 1.更换.Z 轴马达,如下图所示
原因分析: 2.Z 轴马达皮带损坏处理方法: 2.更换.Z 轴皮带马达
原因分析: 3.NOZZLE OUT SHIFT 轴杆弯曲处理方法: 3.更换 NOZZLE OUT SHIFT 轴杆弯曲,如上图所示
原因分析: 4.Z 轴马达控制卡 处理方法: 4.更换 Z 轴马达控制卡二.X 轴和 Y 轴归零时有异响,且报 Return to home has not been completed原因分析: 1.X 轴和 Y 轴马达损坏(各有两只). 处理方法: 1.更换.X 轴和 Y 轴马达,如图下所示
原因分析: 2.X 轴和 Y 轴马达皮带损坏处理方法: 2.更换 X 轴和 Y 轴皮带马达,如上图所示
原因分析: 3.X 轴和 Y 轴线性磁尺(光学尺)损坏 处理方法: 3.更换 X 轴和 Y 轴线性磁尺(光学尺)损坏,如下图所示

原因分析: 4.X 轴和 Y 轴 INCODE 损坏处理方法: 4. X 轴和 Y 轴 INCODE 损坏,如上图所示
原因分析: 5.X 轴和 Y 轴马达电源卡损坏(没有供给 x 轴和 Y 轴马达电压) 处理方法: 5.更换 X 轴和 Y 轴马达电源卡
原因分析: 6. X 轴和 Y 轴马达控制卡损坏 处理方法: 6.更换 X 轴和 Y 轴马达控制卡
三.MARK CAMERA 无法读取机器的原点. 原因分析: 1.CAMERA 不亮 处理方法: 1.检查 CAMERA 的电源线,接口和给 MARK CAMERA 供电的电源卡. 原因分析: 2.机器的校准块的原点赃污. 处理方法: 2.清洁赃物,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 3.与机器的原点偏差太大处理方法: 3.重新校准
四.真空检测吸嘴时报错. 原因分析: 1.真空切换电磁阀损坏处理方法: 1 更换电磁阀,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 2.吸嘴的滤芯赃污 处理方法: 2.清洁滤芯,不行就更换. 原因分析: 3.真空气路有故障. 处理方法: 3.检查真空气路. 五.“System file was lost” 故障原因分析: 非正常操作或意外删除或移动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文件丢失原因分析: 1.系统文件路径变动或损坏. 处理方法: 重新把系统文件移至原来的路径中去或重新 COPY 其他同种机台同种系统的系统文件重新放置于原来的路径中,关 机重启.   2.上述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就请重新 GHOST 硬盘,步骤如下(1)准备一张 98 启动软盘,一张存有 GHOST 文件的软盘,双接口的数据线,硬盘跳线接口一个,在同机种同系统的机 台上进行硬盘对拷. (2)关机,拆下硬盘,用跳线设置该硬盘为从盘;拿至同机种同系统的机台处,同样把备份系统的机台关机,拆下数 据线,换上双接口的数据线,把系统损坏的硬盘一起插上. (3)开机,进入 SET UP 模式下,设置机器从 A 盘启动,关机. (4)在软驱中插入先前准备好的 98 启动盘,开机,直至机台读入 A 盘,显示>A:\(5)取出 98 启动盘,插入 GHOST 软盘,手工键入 GHOST ,按回车键,直到画面显示GHOST 程序接口. (6)同时按下 CTRL 和 ESC 键,在左下角弹出菜单中,选者 DISK\DISK TO DISK,按下回车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者 冲主盘到从盘对拷,按下 OK 键执行此项操作. (7)GHOST 完成后,退出此程序后,返回至 A:\,取出软盘,关机,. (8)拆下 GHOST 后的软盘,取下跳线,拿至原来的机台安装,重新启动. (9)在机器正常开启至主画面未归零之前,取消归零动作.在菜单栏中选择fire\control data management… \data manager,在出现的对话栏中,选择 master data 中的每一项,点选 restor 一下,恢复机台原有的 calibration 数据.然后再归零. 原因分析: 2.硬盘损坏处理方法: 2.更换新的硬盘,按上述介绍,重新 GHOST 硬盘,恢复系统. 六.“Laser sensor is dirty” 故障原因分析: laser sensor 赃污.原因分析: 1. laser sensor 赃污.处理方法: 1.清洁 laser sensor. 方法:用无尘布小心擦拭 LASER SENSOR 的两面镜面, 2.在菜单栏中,选择 控制--head 控制—激光控制,出现以下图示

再选择图像显示,检查 LASER 曲线是否在 65~200 之间,且起伏不大,否则得重新擦拭 LASER 的镜面.
原因分析: 2. laser 损坏. 处理方法: 2.更换 LASER .
原因分析: 3. laser 控制卡损坏.处理方法: 3.更换 LASER 控制卡损坏
KE2050M Z轴故障E620014报错处理方法!  生产中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机器停止故障为E620014Z轴驱动警报.  查看驱动器.为Z驱动1第三灯亮(闪烁).头部保护开关断开.确认各吸杆轴无明显异常.于是把保护开关按下开机归原点仍出现报错.不能归原点.(心想一下:因第一次遇到)把全部Z轴跳过再归原点.OK.可回原点.于是再一个.一个头跳回.问题出来了.为L2头不良所致.手动转动.上下.明显感觉较紧.找来备品更换.开机OK.校正后生产.问题解决.  建议大家:一般易损.易坏配件还是要订点库存.以备急用.就如今天如没备品更换.跳过头贴装可要少打很多点哦!  KE2050机器不能贴装,,  状况:机器不能贴装基准台MARK识别超出允许范围分析:  1.关机重启后无效 2.检查头部、OCC线路 3.调整OCC光亮度 4. 对换IPC-X3 CTL BOARD  5.OCC/LASER/HEAD OFFSET校正 6.对换SAFTY CTL BOARD  7.检查MSP CTL参数,将基准台MARK识别范围由初始化 “0”改为“5000、3000”后OK  Z3轴错误,返回原点失败。  在生产中突然出现错误提示:Z3轴错误,返回原点失败。 进行如下解决:1。发现贴片头上基板,控制第3个头的发光2极管未亮,手动移动吸嘴轴到感应位置,2极管依旧未亮,。 2。把Z4,Q4 和Z3,Q3插线对换,依旧提示:Z3轴错误,返回原点失败。 3。把贴片头上线路察看,发现有一处未插好,插好后开机,故障依旧。 4。最后发现,基板上有一处保险跳闸,手动按下,重启机器----OK。1 8 1 2 3 9 7 0 4 7 8,MISS罗。 2050频繁撞机解决事宜  KE2050M在生产过程中频繁撞机. 解决方法:  1.关掉UPS,故障、依旧.  2.测量各电压是否正常.,经检测,均正常. 3.测量X马达的绕组阻值,确认正常.  4.在OPENCOVER,状态下,WARM UP,确认是那边发出的声音.是X轴皮带发出声音. 5.调整X轴(大皮带)张力,MSP参数HEAD OFFSET校正.UPS正常使用. 6.重新进行生产,确认故障排除/  R Head在回原点时出现E620015报错.  R Head在回原点时出现E620015报错.导致R Head无法回原点 解决方法:  检查θ5连接线的接头并重新连接固定.Z3 Driver的连接线确认固定.重新开机问题依旧.再把θ5线与其它机器上的θ5线进行对换. 问题依旧.最后把Z3 Driver与其它机台对换.故障仍未转移.说明线和Driver没问题.因此可判定为θ5 MOTOR问题.更换后问题解决.
SMT助手1、内容搜索

2、SMT云盘

3、签到


SMT顶级人脉圈平台高端微信群欢迎大家踊跃加入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合作



SMT顶级人脉圈平台



免责声明:本公号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原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迅速采取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x
【SMT顶级人脉圈】-SMT制造实力派移动互联网新媒体-SMT业內最具人气最活跃最有影响力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
18126220098

微信扫一扫,私享最新原创实用干货

小黑屋| 手机版| SMT顶级人脉圈社区 ( 陕ICP备13003208号-1 )

GMT+8, 2025-4-20 19:44 , Processed in 0.0589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